国内的钢铁生产企业总算是扛不住连续亏损的压力,开始有意识的增加检修计划、减产等动作;受此影响,期钢在轮跌之后首现“三连阳”行情,开始进入盘整观望期;而自去年9月份下跌至今的现货钢材价格,也在暴跌26%之后;于上周末跌势放缓,企稳迹象十分明显。市场再次传出钢价已经实现筑底,后期可能迎来反弹。
对此,分析师提醒,期钢、现货钢价本轮止跌,最大的原因是受到钢厂减产消息提振,当前仍处在传统消费淡季,需求不可能有大的好转,基本面不变,钢价盘整观望居多,反弹还缺乏底气;同时钢厂的突然减产势必加深铁矿石等原材料市场需求走弱,价格进一步走低在所难免;原材料跌势与钢厂减产博弈,钢价的走向也是十分纠结。
据笔者了解,上一周的下半周开始,市场传出钢厂开始以各种形式减产;包括沙钢、柳钢等在内的钢铁生产企业对高炉进行检修在20~50天不等,影响产能40万吨左右,其他部分钢厂也在不同程度的进行减产,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,更多的钢厂可能加入减产大潮;我们认为,7月下旬全国钢厂粗钢日均产能有望回落至190万吨以下水平。
尽管减产带来的产量下降并不是十分明显;但是在钢厂持续高产日久,整个行业疲惫不堪的极端恶劣情况之下,钢厂减产就像夏伏天中的一汪清水,让市场甘之如饴;漂荡已久后突然着地,总要在心态上蹦跶几下;如此,现货市场钢材价格在短期内应当企稳意愿明显,部分品种出现报复性反弹也未可知。
钢价已经迫不及待的筑底,长期遥遥无底的下跌使得钢厂和钢贸商信心全无,几近崩溃;好不容易迎来实质性利好,纷纷迫不及待的抓住不肯轻易放手;但分析师认为,市场也不宜盲目乐观,眼下面对的情况依旧较差;切勿产生报复性反弹般的上调钢价,以免行情过后跌得更痛。
因为现阶段钢市尚且不具备行情反弹的基础,库存依然较去年同期高出将近200万吨,终端需求更是较去年7月份的爆发性释放差之千里;虽有不断传出的利好消息,但要想转换成实质性的价格与成交量齐涨的局面,还有待观察终端是否有意进场逢低补库存,这才是关键。虽然国家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措施,各地方政府也是大打投资刺激牌,长沙近日发布8000多亿元基建投资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,必然在后期带动相关产业的回暖。
但老生常谈的问题是,我国不缺项目,唯独缺资金,各地方竞相发布投资项目计划,但相关资金能否到位却只口不提;往事历历在目,铁路建设、保障房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均因为资金难以到位而进展缓慢。当然,国家一直表示今年会保持适度的宏观经济面宽松形式;但银行放贷也是“嫌贫爱富”,宽松的氛围难以体现在实体经济层面。如此现状下,让我们不得不对国家、地方经济刺激项目所能带来的钢材需求量的释放产生疑问。
所以,在这种情况下,市场更加应该理性的面对钢厂的减产行为,切勿使用那“见风就是雨”的激进操作,应当徐徐图之,钢价当保持缓慢的回升走势,吸引终端需求进市场采购;一旦钢价报复性反弹冲破终端的价格底线,原本有苗头的采购必将再次持币观望,钢价空涨之后只能再次深跌。况且旁边还有原材料市场的拖累,钢厂减产之后对钢坯等原料需求更低,必然加速矿价继续弱势,如此一来钢价的成本支撑力度再减,上又无需求拉动,轮跌的运命在所难以;总体而言,笔者认为,钢市能否好转,我们还需要冷静的观察后期市场各方的反应,切莫急功近利。
|